栉风沐雨发展路 砥砺前行绘蓝图——云南水路交通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

2018-10-31 11:12:51 93

                                                                                                                               

云南省道路桥梁施工行业协会

高原明珠大理港

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水路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从1978年到2017年底,经过40年的发展,全省内河通航里程从1263.5公里增长到4293.82公里,重点建成了金沙江高等级航道、澜沧江国际航道和众多湖(库)区航道等;码头泊位从2个增长到198个,港口从0个增长到12个,重点建成了水富港、大理港、富宁港等内河港口和景洪港、思茅港、关累港等对外开放港口;运输船舶从31艘增长到1240艘,载重量从569吨增长到156576吨,载客量从2172客位增长到28778客位,船舶总功率从4375千瓦增长到125038千瓦;年货运量从93万吨增长到666.5万吨,货运周转量从2402万吨公里增长到162118万吨公里;年客运量从31万人增长到1299万人,年客运周转量从1196万人公里增长到28753万人公里。水路运输企业从少量几家国有企业发展到360家民营企业。船舶大型化发展迅速,水富港进港船舶达4000—7000吨级等。改革开放40年的云南水运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978年—1990年的平稳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云南航运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六五”、“七五”期间,云南水路运输平稳增长,实现了金沙江“从短航到长航”的历史性突破;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增大,建设工作取得大的进展。“六五”期,货运量291.1万吨,货运周转量22717万吨公里;客运量552.6万人,客运周转量14367万人公里。“七五”期,货运量433.5万吨,货运周转量35729万吨公里;客运量980.9万人,客运周转量27089万人公里。这一时期主要是实现了水路运输的多方位开拓发展。

实现了通往长江中下游的直达运输。1980年7月,金沙江航运公司“云南2号轮”拖带两艘200吨级钢驳,载“云天化”生产的化肥500余吨,自水富港起航,驶出川江进入长江中游,抵达湖北省黄石市,单向航程1900余公里,实现了云南省船队从短航至长航的突破。首航成功,鼓舞了其他船队的斗志,金沙江航运公司其他船队、绥江县航运公司、盐津县航运公司,绥江县水运司船队纷纷顺江而下,开辟了自云南省绥江、水富到长江沿线港口,到汉水襄樊、湘江长沙、运河徐州、运槽河合肥等航线、开创了绥江至上海2884千米全国最长内河直达航线的记录。

云南省道路桥梁施工行业协会

景洪港关累码头

旅客运输及水路旅游兴起。旅游运输主要在两江(金沙江、澜沧江)三湖(滇池、洱海、抚仙湖)开展。1990年,全省经营客运的西双版纳轮船公司(原澜沧江航运公司)、大理航运公司、昆明市航运公司、绥江县航运公司、江川县航运公司、元谋县航运公司等6个公司拥有客(客货)轮24艘,4891客位,全年完成客运量104万人次。

个体运输发展较快。具不完全统计,1984年末,全省参与运输的个体船近4000只,此外还有近1000只农副渡船。这类船舶在全省船舶总数中占45%。1984年到1986年短短3年间,个体运输船舶完成客运量占全省水路客运量的22.5%,货运量占全省水路货运量的60%以上。以后几年,国营水运企业经营发生困难,但个体船舶运输仍然保持着它的优势,1989年,个体船舶完成客运量36.6万人次,货运量70万吨,分别占全省水路客运量的21.5%,货运量的76.6%。

渡口运输成效显著。1986年6月不完全统计,全省有民间渡口741道,渡船850只,年渡运乘客800万人次,渡货200余万吨。

云南省道路桥梁施工行业协会

关累海事处签证大厅

1991年—2000年的航运生产重点转移和结构调整阶段

1991年至2000年,是实施“八五”、“九五”计划,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云南省水运战线与各行各业一样,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开拓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开发利用出境出省水路大通道,发展高原湖泊、库区水路旅游,建设区间“脱贫致富航路”,解决好农村群众“出门难”,搞好渡口运输等的发展思路,全面发展航运事业。“八五”期,货运量606.1万吨,货运周转量46581万吨公里;客运量722.1万人,客运周转量17967万人公里。“九五”期,货运量703万吨,货运周转量53032万吨公里;客运量995万人,客运周转量28921万人公里。

突出重点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九十年代是之前云南省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多、步伐最快的10年。共投入建设资金36867万元。新开辟航道436公里,新建成码头11个,在建的有思茅港、景洪港、关累码头、天生桥库区码头、大朝山库区码头码头等;改善渡口294处,更新渡船184艘。建设的重点是配合澜沧江的国际航运开发的港航工程,投资17414万元,占全省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的79.2%。特别是“九五”期,按照建设出省出境水运通道和以开通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为重点,抓好“两江三湖”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共争取港航建设资金21541万元(其中、部补助6332万元,省投资13316万元,地方自筹1893万元),比“八五”期增加15326万元,是“八五”期的347%。新增航道里程257公里,全省通航里程达1581公里,改造渡口85道、渡船20艘。

云南省道路桥梁施工行业协会

北斗卫星技术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中已广泛运用

着力澜开发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进入80年代,云南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方针,针对云南地处边陲、远离海洋的实际,要把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前沿,提出“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战略决策。把开发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作为重大课题,及时开展各项工作。1992年12月,中老双方在老挝会晒草签了《中老澜沧江—湄公河客货运输临时协议》,使开展中老澜沧江—湄公河客货运输有了依据。1993年7月24日,国务院同意云南景洪港、思茅港为国家一类口岸。1993年11月,云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西双版纳、思茅两个港务监督局。1993年11月9日,中国政府与老挝在万象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关于澜沧江—湄公河客货运输协定》。1997年1月7日,中国政府与缅甸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澜沧江—湄公河客货运输协定》。2000年4月20日,中老缅泰四国政府代表在缅甸大其力正式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缅甸联邦政府和泰王国政府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从1993年中老澜沧江—湄公河客货运输协定的签订开始,省内外一些企业就陆续前往澜沧江考察,寻求发展机遇和物流新通道,1995年已有8家航运企业投入国际航运船舶达25艘,全年完成货运量43000吨,货运周转量约为1800万吨公里。到2000年,在澜沧江从事水运的企业(含个体船户)32家,拥有船舶72艘,其中客船8艘,480客位,3912千瓦;客货船6艘,152客位,380载重吨,货船58艘,6897载重吨,17277千瓦。年完成货运量12.8万吨,货运周转量2100万吨公里。

水路旅游篷勃发展。90年代,滇池、洱海、抚仙湖、澜沧江由传统的旅客运输转为水路旅游运输。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后,水路旅游得到全面、全方位发展。水路旅游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首推洱海水路旅游,1992年至1995年,接待中外游客48万多人次,因而公司产值和利润由1991年的338万和68万增长到1995年的1064万和203万。

云南省道路桥梁施工行业协会

大理标准化渡船建设

短途个体运输和渡口运输在脱贫致富中发挥作用。云南山区多平坝少,江河多为上游,在陆路交通欠发达的地方,群众多依赖水路运输。九十年代,在航运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在金沙江、澜沧江、南盘江等一些不通公路的地方开辟了多条短途客货运航线,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出行、生活、进行物资交流和发展经济的需要。1995年,全省拥有个体运输船567艘,9109载重吨,3149客位,主机功率12917千瓦,占全省运输船舶总数的69.6%,占总载重吨的31.5%,占总载客位的21.4%,占总主机功率的27%。个体运输船全年完成货运量102万吨,占全省水路货运量总数的82.9%,完成货运周转量4170万吨公里,占全省总数的39.3%,完成客运量38万人次,占全省总数的28.4%,完成客运周转量652万人公里,占全省总数的18.8%。到2000年,全省拥有个体运输船641艘,占全省总数的70%,10166载重吨,占全省总数的34%,5093客位,占全省总数的28.3%,主机功率19001千瓦,占全省总数的30.5%。全年个体运输船完成货运量114万吨,占全省水运总数的85%,货运周转量4705万吨公里,占全省水运总数的47.9%,客运量120万人次,占全省总数的50%,客运周转量3172万人公里,占全省总量的40.7%。个体船舶运输已形成与国营、集体平分秋色的状况。在渡口建设方面,省地县多方筹资近千万元修建渡口设施,改建渡口290余处,更新了危船184艘,使渡运安全更有保障。

2001年—2017年的水运基础设施投入快速增长期

从2001年到2017年的17年间,全省共完成水运基础设施投资47.54亿元。随着全省水运基础设施投入的增长,航道建设和运输快速发展,2001年至2017年间,全省通航里程从1895公里增加到4293.82公里,年货运量从134万吨增加到666.5万吨,货运周转量从9826万吨公里增加到162118万吨公里;年客运量从241万人增加到1299万人,客运周转量从7802万人公里增加到28753万人公里。内河规模以上运输船舶从869艘增加到1240艘,载重量从18968吨增加到156576吨,载客量从18008客位增加到28778客位,功率从62243千瓦增加到125038千瓦。

“十五”期的主要建设及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我省水运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出省出境水运大通道建设、促进湖库区旅游航运发展及加强乡镇渡口改造的水运建设目标,完成了上湄公河航道整治、澜沧江曼厅大沙坝航道整治、景洪港、思茅港、关累码头一期、金沙江石鼓-虎跳峡航运综合开发建设一期、南盘江天生桥库区、澜沧江大朝山库区、金沙江新滩码头等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启动了澜沧江V级航道建设工程及海事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共完成投资30321万元,是“九五”期完成投资的1.4倍。新增航道里程1184公里,通航里程由“九五”期的1580公里增加到2764公里,新建港口码头11个,停靠点100多个,改善渡口100多道,更新渡船200余艘。截至2006年底,全省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188艘,净载重量5.8万吨,载客量2.5万客位。2006年完成水路货运量247万吨,货物周转量42160万吨公里;完成水路客运量54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1726万人公里。水路客运量、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4%、1.24%。

云南省道路桥梁施工行业协会

2015年1月23日,水富—宜宾—上海航线集装箱运输正式启航

“十一五”期的主要建设及发展成就。“十一五”期,我省紧紧抓住国家推进长江、珠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战略和“桥头堡”战略以及云南省实施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有利时机,创新工作思路,发挥水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一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累计完成投资达6.3亿元,开创了历史以来的巨大突破,较“十五”期的2.8亿元翻了一番。其中,澜沧江V级航道一期工程2010年建成投产,景洪港勐罕港区工程2008年开工建设,关累码头二期工程2010年建成完工,景洪电站升船机2011年开始试运行,思茅港淹没还建工程完工,向家坝翻坝转运建设工程2009年完工投产,水富港扩建工程2010年完工开港,富宁港建设工程2010年完成主体工程;二是通航里程大幅增长。截止2010年底,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3109公里,较“十五”末增加了345公里;三是水路运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十一五”期,全省累计完成水路客运量317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2592万人公里,货运量1595万吨,货运周转量262985万吨公里,与“十五”期比较,分别增长63.89%、61.13%、76.24%、200%。到2010年底,全省共有55家航运公司,个体船东152户,各类船舶33654艘,客货运输船舶882艘,84982总载重吨,16704个客位;四是开展了渡口专项整治。共投入专项整治资金50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310万元,省补助1770万元,计划改造449道渡口,已完成212道,占全省渡口总数的41.4%;五是科研成果突出。共落实科研经费3862万元,开展了43个水运科研项目。其中“内河小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研制”荣获省交通运输厅历史上首个省科学发明一等奖;六是水上安全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至2010年底,全省已连续20年未发生一起特重大水上交通安全事故。

“十二五”期的主要建设及发展成就。“十二五”期是云南水路交通运输较快发展的五年,全行业紧紧围绕“一台三运”建设目标,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服务“四个交通”建设,扎实开展“四型海事”和“三化”建设活动,在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路运输服务能力,推进水运事业改革,保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水运建设投资首次突破二十亿。“十二五”期重点实施了澜沧江V级航道建设二期工程、澜沧江中缅界河31公里V级航道建设工程、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设施综合建设一期工程、水富港扩建工程等14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41亿元,是“十一五”期的3.2倍。新增航道1090公里,通航里程达4200公里,其中IV级以上航道增加969公里,达到1334公里;二是落实了界河航道养护补助资金,成立了云南澜沧江航道养护中心,实现重点航段养护常态化,重点航段通航率达90%以上,确保了航道的安全畅通;三是全省水路运输调结构、稳增长,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水路客货运量实现逐年增长。全省累计完成客运量486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1.08亿人公里;货运量2568万吨、货运周转量53.58亿吨公里,与“十一五”期相比,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增长53.55%和52.67%,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61%和103.7%。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共有航运企业(个体)417家,拥有运输船舶1035艘、14.93万载重吨、2.26万客位、10.68万千瓦。全省未发生统计上报的水上交通事故,保持了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云南省道路桥梁施工行业协会

富宁港

“十三五”期开局的主要建设及发展成就。“十三五”期开局的2016年和2017年,云南水运以实施“十三五”期规划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5年大会战为重点,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路运输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全面实施精准扶贫。一是促投资促消费稳增长取得突破。两年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8亿元,新开工建设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设施综合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和水富港扩能工程项目,有序推进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设施综合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小湾库区和糯扎渡库区航运基础设施等6个纳入5年大会战的建设项目。全省航道通航总里程达4294公里,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至2017年实现全省航道达到4200公里的目标任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互联互通建设步伐,积极开展澜沧江—湄公河二期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勘测,开工建设澜沧江244号界碑至临沧港IV级航道;二是运输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高。两年间,水路客运量从1255万人增长到1299万人,客运周转量从2.7亿人公里增长到2875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8.47%和5.25%;水路货运量从646万吨增长到666.5万吨,货运周转量从12.5亿吨公里增长到16211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31%和7.99%。2017年末,全省拥有内河运输船舶1063艘,净载重吨位13.3万吨,总客位数2.38万客位,总功率11.4万千瓦。金沙江—长江长途货运发展势头良好,水富港进港船舶达4000—7000吨级;三是扶贫攻坚成绩显著。组织开展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支持。持续抓好农村水路客运燃油补贴申报工作,申请中央补助用油量4951吨,惠及水路运输经营户494户,运输船舶665艘。扎实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全力帮扶挂钩扶贫点永善县大兴乡鲁机村,争取资金840万元改善挂钩扶贫点的交通基础设施,硬化路面15公里,新建公路13公里等。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协会资讯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