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桥隧一带连 美好前景一路牵

2019-05-06 17:42:24 49
  •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图片关键词时间:2019-05-05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为沿线各国人民带来福祉。从欧亚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基础设施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基石,已基本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架构。本期策划挑选4个具有代表性的交通项目,聚焦其建设给当地经济发展、物资流通、人员往来等带来的美丽嬗变。

图片关键词

 中马友谊大桥。

马累街头亮起了红绿灯

晴空澄碧,海天一色。23岁的马尔代夫青年塔斯坐在一辆小型货车上,惬意地享受着清爽的海风。从首都马累岛经过中马友谊大桥,十几分钟后他就到达了目的地——胡鲁马累岛。下车,卸货,结算,返回马累再装货,一切顺畅自如。

作为马累一家五金配件公司的销售主管,这是塔斯日常的工作场景。而这看似普普通通的货物交易过程,在8个月前可要艰难得多。“中马友谊大桥还没有开通时,要想十几分钟就从马累赶到胡鲁马累岛是不可能的。”谈起以往的经历,塔斯滔滔不绝,“大桥通车前,有一次我们准备运送一批摩托车零配件,光在马累码头等船就等了5个多小时,船到了后还要6个人一起把配件打包并吃力地抬上去,再用1个多小时海上航行最终抵达胡鲁马累码头。而现在,我们直接从公司把配件装车,通过大桥就能迅速达到!”

2018年8月30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中马友谊大桥正式通车,隔海相望的首都马累岛和机场岛以及胡鲁马累岛从此连为一体,结束了马尔代夫没有跨海大桥的历史。中国建设者在33个月超短工期内,克服了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条件下建设跨海大桥的种种难题,助力马尔代夫实现了“桥梁梦”。

“大桥开通后至少节约了70%的运输成本,现在一天往返四五趟不成问题,我们的业务已经在胡鲁马累全面铺开了。”塔斯兴奋地说,“中国人建桥很厉害,非常感谢他们!”

图片关键词

在中马友谊大桥等待红路灯的摩托车队。

中马友谊大桥的通车,不仅方便了马尔代夫人民的出行,还为该国带来了一些新气象。在大桥桥头,各类车辆有序通行,桥头红绿灯交替闪烁。当地交警阿珊说:“大桥通车那天我们拦住了很多没注意红灯就想直接闯过去的年轻人,他们太兴奋了,还没习惯红绿灯。如今,大家都已适应并能够遵守交通规则了。”

据了解,在中马友谊大桥通车前,由于马累街道十分狭窄,市民多喜欢骑摩托车,整个首都都不使用红绿灯,交通显得十分拥挤。而大桥的通车则改变了当地的交通格局,红绿灯成为首都市民的新事物,马累的拥堵状况也得到了缓解。为此,当地政府还颁发新规定,为了更加安全的通行,从今年4月1日起,当地居民在大桥上驾驶摩托车必须戴上安全头盔。

“师带徒”故事长

“朋友请听我讲,铁路的故事长又长。它凝结的是友谊,它带来的是希望。我的家乡,一天天更加美好。我的同胞,一天天更加昂扬……”肯尼亚歌手苏迪演唱的《蒙内之歌——铁路修到了我家乡》在当地颇为流行。

图片关键词

蒙内铁路。

连接肯尼亚东部港口城市蒙巴萨与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于2017年5月31日正式开通,它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首条新铁路,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设,并签订了为期10年的运营维护合同,运营期采用中国标准。

要在海外运营一条铁路,本地化人才必不可少。数据显示,目前在蒙内铁路从事运营工作的当地员工达1700余人,占比70%以上。中国路桥董事长卢山说:“‘授人以渔’是蒙内铁路项目一直以来的理念,也是蒙内铁路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让它成为肯尼亚人民自己掌握管理和技术的铁路。”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2016年至2018年,中国路桥分三批次全额资助100名肯尼亚优秀高中毕业生来中国留学。这些学生通过4年的铁路专业的本科学习,回国后将更好地投身到肯尼亚乃至东非铁路网的建设和运营中去。

此外,蒙内铁路运营公司还联合肯尼亚铁路局、肯尼亚铁路培训学校在当地开展各类培训。年轻的肯方学员祖玛,跟着内罗毕机务段检修车间检修工程师杜汉林在机务专业检修培训班学习了3个月。在结业典礼上,他泪流满面地说:“蒙内铁路不仅修到了我家乡,还给我提供了一个好工作,而杜老师就像我的父亲一样,教会了我很多知识。”

图片关键词

中方师傅对肯方徒弟"一对一"培训。

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技术传承,正是肯尼亚目前所需要的。蒙内铁路不仅为肯尼亚人创造了就业岗位,还将中国的技术、管理经验带到了肯尼亚。目前,全线33个车站中已有25个车站的全部运输管理工作交由肯方员工负责,车站管理属地化率达了75%。

“土木”大学生有了用武之地

“像我这样亲身经历、参与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人和其他黑山人民一样,都希望能尽快建成黑山历史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我也很荣幸能与中国公司一起创造黑山历史。”马利克说道。

图片关键词

马利克与同事。

今年31岁的黑山籍员工马利克,从2015年5月至今,一直工作在中交一公局集团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四分部,主要负责路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序报验、资料签认、竣工验收等。

马利克在大学期间主修土木工程专业,但由于黑山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导致就业率低,毕业后他一直没有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专业知识也无用武之地。直至参与黑山历史上最大的基建项目——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他才真正开始接触土木工程类相关管理工作。最初,他只负责当地员工的管理及项目临时场站建设,随着项目的开展,具备了一定工作经验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他,开始负责现场征地、拆迁及地方协调工作。

马利克说,参与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建设,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我的家位于黑山北部城市科拉欣,距离项目所在地15公里。原本,我每天往返家和首都波德戈里察之间,做着一些临时工作,每天上下班路途时间接近4个小时,每月收入不足300欧元,仅能满足日常开支。而到项目工作后,我可以乘坐项目部的班车上下班,更重要的是我的收入提高了,大大缓解了生活压力。”

以马利克为例,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为当地带来了就业机会,仅四分部目前提供给当地的就业岗位就达54个,高峰期达84个。同时,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大幅节省路程时间,便于北部山区劳动力输出到经济发达程度高、就业机会多的中南部地区,这将会很大程度改变当地人的生活。

  900秒串起1000万人的梦想

“我要向项目建设者致敬!”乌兹别克斯坦立法院议员阿克玛尔·布尔哈诺夫来自纳曼干州,他表示,现在家乡的老百姓再也不用翻山越岭或者绕行他国来首都了。

时间追溯到2016年6月22日,这一天是属于中国海外建设者的荣耀时刻。大屏幕实时显示列车驶入、驶出中亚第一长隧——安格连至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标志着制约乌兹别克斯坦全国三分之一人口出行的问题被中国企业彻底解决了。

图片关键词

卡姆奇克隧道。

卡姆奇克隧道是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承建的最大工程。作为安帕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卡姆奇克隧道长19.2公里,为乌兹别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最长的隧道。参建方中国中铁隧道局用了900天,成就了如今火车900秒穿行卡姆奇克山的壮举,也创造了世界隧道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卡姆奇克山的这边是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山的那边是费尔干纳盆地。乌兹别克斯坦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将近1000万人生活在这个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由于该盆地与塔什干之间没有直通铁路,而公路路况较差且易受气候影响,当地居民往往只能绕经邻国乘火车前往塔什干,出行十分不便。而卡姆奇克隧道通车后,彻底改变了该国人民到首都需绕道他国的窘境,费尔干纳盆地到塔什干的运输距离直接缩短了100公里,节约近2小时行驶时间,大大便利了当地人民的出行。

如今,每天都有火车从费尔干纳盆地穿越卡姆奇克隧道,呼啸着通往塔什干,火车上满载着当地产出的新鲜水果、蔬菜和矿产,将原来偏远的费尔干纳地区与首都及中西部工业地区紧紧连接在一起。通过铁路运输,塔什干市民可及时吃上费尔干纳盆地当天采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而费尔干纳盆地盛产的煤、石油等物资,也可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送到中西部的工业企业。 费尔干纳市居民安娜说,由于运输更加方便,费尔干纳的物价降低了不少,“原来一瓶500毫升的桃汁饮料要卖2500苏姆,隧道通车后降至2000苏姆。”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协会资讯
资料下载